“普世”一词源自于罗马时期的基督教,当时提出“普世牧首”、“普世仲裁者”、“普世教会”等概念。“价值观”这个词我们是比较熟悉的,是建立在一定的立场之上、一定的角度下,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判断和选择。价值观的基本特点有四:稳定性、历史性、选择性、主观性。简而言之就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主观上所保持的相对稳定的价值判断和选择。那么就会产生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世界上是否真的存在普世价值观?
普世价值观的最起码得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即在任何国家、民族、宗教、社会组织等所有成员,具有普遍的道德意义,并不限于某些群体、某些人。也就是说在不同的客观条件下,全人类是否对“道德的统一要求”能够达成统一认知?二是具有普遍的永恒性,即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乃至于不可预料的将来,不以人的认识为转移,不因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进步而改变。也就是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古人和今人乃至未来人是否对“道德的统一要求”能够达成统一的认知?我们认为只有“统一的认知”,才能够具备了普遍的、相同的道德约束。如果每个人谈的自由、民主、人权具体所指都是不一样的,那么如何能够体现出其“普世”的意义?
我们无论是从“价值观”这个角度来看,还是从“普世价值观”这个角度来看,似乎是找不到具体所指。那么西方人宣扬的“普世价值观”究竟是什么?西方学者往往鼓吹,美国大学实行的是通识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反思批判能力、理性判断能力等为教育目的,从而给人造成的错觉是美国那套价值观应该是最客观、最公正、最具有普遍意义的。当然这是美国作为意识形态输出的重要渲染内容。不明就里的自己人也跟着起哄,不仅仅认可了美国所宣言的价值观,同时还在发明自己的“普世价值观”,比如“仁义礼智信”,比如“礼义廉耻”。
从概念的基本定义来说,普世价值观是具有高度抽象的特点,是具有虚幻性的,是具有文化殖民的侵略性。就拿儒家基本观点来说,孔子说的“仁”本意是用来维护宗法制度的,在宗法制度已经瓦解的今天,是否还需要过于重视这个价值观?没有了宗族礼法,没有了周天子,没有了皇帝老儿,“仁义道德”又是在为谁代言呢?如果把“仁”高度的抽象出来,作为一种普遍的道德标准,其他落脚点在哪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西方说的民主、自由、平等等价值观的落脚点是“私人财产神圣而不可侵犯”,是用来保护和维系私有观念,私有制度的。那么“仁”被作为“普世价值观”提出来,维系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如果没有实质性的依托,所体现出的不过是虚幻的价值观提倡,如果找到了宗法制之外的价值依托是否有说明了后人讲的“仁”,不是孔子讲的“仁”,不是维系等级社会制度“差等的爱”?从而也证明了“仁”不可能跨越历史性成为普世价值观。
既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普世价值观,那么推崇普世价值观的那些人“弘扬”的是什么?在理论界比较突出的争议问题是“民主”,我们都知道这是新文化运动时期我们请到中国来解决政治制度问题的“德先生”。因为我国没有施行西方形式的民主,继而被批评为不是现代民主国家。这种批评的本质是带有侵略性的,是用意识形态作为进攻武器来质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合法性。从理论角度来说,“普世价值观”是立足于资产阶级政治体制下,以维护私有制为目的,从而对共产主义理想进行否定。从实践角度来说,“普世价值观”从根本上否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线,企图让中国政治“回归到西方文明中”。
反对普世价值观的本质是反对西方文化殖民,是反对资本家将自己特殊立场下的价值判断强加给无产阶级劳动者。同时也反对传统价值观复兴带来的“道德绑架问题”,借用《驴得水》中的一句台词:“你凭什么用你的道德观念,绑架我的利益”?这句话能够很好的诠释价值观的主观性和选择性。每个人认识不同,自然选择不会相同,用我的认识来“强迫”你做出选择,这是普世价值观存在的现实意义。避免这种舆论导向,除了揭露和评判之外,还需旗帜鲜明地阐述自己的立场和价值观。
参考材料:
冯虞章《“普世价值”问题研究八人谈》
王世奇《如何认识所谓的“普世价值观”》
李传柱《美国价值观并不是“普世价值观”》
尚 钟《对西方国家宣扬的普世价值的思考》
侯惠勤《我们为什么必须批判抵制“普世价值观”》
简述《资本论》:资本家是靠什么赚钱的?
简述《资本论》:经理人是靠什么赚钱的?
简述《资本论》:资本家和劳动者可以共赢?